新聞中心
News Center焊接機械臂作業時,不僅有高速運動的機械臂本體,還有高溫電弧、飛濺的焊渣,以及帶電的焊接回路,任何安全疏漏都可能導致燙傷、碰撞、觸電等事故。安全光柵就像焊接機械臂的 “智能防護盾”,能實時監測機械臂周邊的人員和物體,在危險靠近時及時停機,同時適配焊接場景的惡劣環境,讓自動化焊接既高效又安全。
焊接機械臂的作業特性決定了其風險點更復雜,傳統的物理護欄難以全面防護:
· 人員誤入風險:操作員可能在機械臂未停機時,伸手調整工件或清理焊渣,高速運動的機械臂(末端速度可達 1m/s 以上)若碰撞人體,后果嚴重;
· 工件碰撞風險:焊接工件若定位不準,或機械臂路徑偏移,可能與周邊設備(如焊槍、夾具)碰撞,導致工件報廢或設備損壞;
· 環境干擾風險:焊接時產生的高溫(電弧溫度達 3000℃以上)、強電磁輻射、金屬焊渣,會影響防護設備的穩定性,普通防護裝置易失效。
某汽車焊接車間的統計顯示,未裝安全光柵時,每年會發生 2-3 起機械臂碰撞人員或工件的事故,平均每次停工維修需損失 5 萬元以上。
(一)防人員誤入:給機械臂畫 “安全圈”
在焊接機械臂的作業半徑外圍,架設安全光柵形成 “防護圈”,光束從地面延伸至 1.8 米高度(覆蓋人體主要活動范圍),實現 24 小時監測:
· 預警階段:當人員靠近防護圈邊緣(距離機械臂 1.5 米),光柵觸發聲光報警,提醒 “機械臂作業中,請勿靠近”;
· 急停階段:若人員繼續進入防護圈(距離機械臂 0.8 米),光柵立即給機械臂控制器發送信號,讓機械臂在 0.1 秒內停止運動,同時切斷焊接電源,避免焊渣燙傷。
某重工企業的焊接車間,安裝安全光幕后,人員誤入事故從每年 2 起降至 0 起,操作員的安全感明顯提升。
(二)防工件碰撞:精準監測工件位置
焊接前若工件未固定到位,或機械臂路徑與工件位置偏差,可能導致焊槍碰撞工件。安全光柵通過兩種方式避免這類問題:
· 工件定位檢測:在工件夾具旁安裝小型安全光柵,檢測工件是否完全放入夾具(如工件未到位會遮擋 1 束光,光柵提示 “工件未定位”);
· 路徑偏移監測:在機械臂運動軌跡的關鍵節點(如焊接起始點、轉彎點)架設光柵,若機械臂因故障偏離路徑,遮擋預設的光束,立即停機校準。
某壓力容器焊接車間,用這種方式后,工件碰撞導致的報廢率從 8% 降至 1.2%,每年節省原材料成本 12 萬元。
(三)適配焊接環境:抗干擾不失效
針對焊接場景的高溫、強電磁、焊渣,安全光柵做了專項設計,確保防護不中斷:
· 抗高溫:外殼采用耐高溫塑料(耐溫達 120℃),避免靠近焊接區域時外殼變形;
· 抗電磁:信號線用雙層屏蔽線纜,減少焊接電流產生的電磁干擾,誤報率降低 90%;
· 防焊渣:鏡頭加裝鋼化玻璃保護罩,焊渣飛濺時不會損壞鏡頭,每月只需清潔 1 次即可。
某鋼結構廠的測試顯示,普通安全光柵在焊接環境中每天誤報 3-5 次,而專用焊接安全光柵每月誤報不超過 1 次。
焊接場景 | 風險特點 | 安全光柵參數要求 | 核心防護功能 |
汽車車身焊接(多機械臂) | 機械臂密集,人員穿插作業 | 防護高度 1.8 米,響應時間≤15ms,多組拼接 | 區域分級防護,避免多臂碰撞 |
壓力容器焊接(大型工件) | 工件重,機械臂路徑固定 | 檢測距離 5 米,光束間距 20mm,防振動 | 工件定位檢測,路徑偏移預警 |
小件精密焊接(電子元件) | 機械臂小巧,作業空間窄 | 小型化設計,防護高度 0.8 米,間距 10mm | 防手指誤入,精準定位工件 |
戶外焊接(鋼結構) | 風雨、粉塵多,環境復雜 | 防護等級 IP67,耐溫 - 30℃至 60℃ | 抗惡劣環境,穩定監測 |
1.安裝位置避開焊渣區:光柵應安裝在焊接點的側方或后方,避免焊渣直接飛濺到鏡頭;
2.校準光路防偏移:焊接機械臂工作時振動大,每月需用水平儀校準光柵的發射器與接收器,確保光路對準;
3.聯動測試要全面:安裝后需模擬 3 種場景測試 —— 人員誤入、工件偏移、機械臂故障,確保每種情況都能觸發正確防護。
焊接機械臂的安全光柵,不只是 “簡單的停機裝置”,而是兼顧 “人員防護、設備保護、環境適配” 的綜合防護方案。它能在高溫、強電磁的焊接環境中穩定工作,及時攔截危險,同時減少誤報不影響生產,成為自動化焊接車間不可或缺的安全配置。
安協焊接機械臂專用安全光柵,通過抗電磁、防焊渣認證,適配多場景需求。訪問官網(www.wvufootballtickets.com)可獲取《焊接防護方案手冊》,或聯系技術團隊上門測試適配效果。